第279章天尊之死,飞升前夕
“轰隆!”
无量的仙光演化,仙帝所留的传承再现。
仙帝的传承,并非是某一种法,某一种术,而是一场推演。
仙光浩荡,于无尽混沌中撕开涟漪,演化一片片宇宙。
宇宙中开始有生灵诞生,孕育智慧,创造文明,踏足修行,最后追求长生,追求超脱。
千年、万年、百万年……亿年。
虚幻的宇宙在衍变,漫长的岁月在流逝。
这推演世界中,一个个惊才绝艳的人儿诞生,他们创造出了诸般玄妙的神通,证得皇道极境。
甚至还有一些人,将自身所炼就的皇道融入那天道之中,试图与天同在,与世同君,寿与天齐,看似是成功了。
这般行径,倒是十分类似五千四百万年前,九大补天神人的行为。
正是因为他们的皇道融入天道之中,故此与天同在。
可随着岁月流逝,宇宙崩塌了,这些与世同君的生灵也岁月宇宙的寿尽,而走向湮灭,重新融入那仙光之中。
“岁月如刀斩天骄,长生路上叹妖饶。”
没有帝尊传道,自然诞生的宇宙,大致就和这仙帝推演中的宇宙差不多。
伴随宇宙的衍变,数千万年乃至数亿年的修行,尽数如同梦幻泡影,再次化作那最初的一道仙光。
一个个宇宙诞生,一片片大世界衍生幻灭。
周承站在这里,俯瞰宇宙的轮回。
倏然间,随着宇宙泡沫再一次的覆灭,这一次一道道仙光在共振,大动荡在发生。
三千仙道、三千仙光尽数演化……最终形成了一方浩瀚的、远超寰宇的大世界。
仙界诞生了!
在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之下,文明演化,长生者问世。
仙人的存在,仿佛跳脱出了宇宙的轮回。
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仙界也要崩塌了。
这一次崩塌,不仅仅是仙界崩塌,而是无数仙人所修行的三千仙道,都要陷入寂灭,陷入大终焉。
这就是寂灭劫!
这一方次元,每五十四亿年岁月都要经历的一次大寂灭。
只要是修行悟道之人,都逃不出这大寂灭,因为所修的道都腐朽了。
曾经赖以蜕变,赖以永恒的大道,如今变成了催命符,化作腐朽气息,充斥整个仙界,充斥每一个仙人的体内,让一切都化作尘埃,归于虚无。
只是片刻间,煊赫至极的仙道时代,彻底落幕。
“一切归墟,万道不存……”
周承这算是第一次见证了这一界独有的寂灭劫。
很特殊,在其他次元不曾见过。
所修行的道腐朽了,若是完美世界有这样的劫难,那仙帝……能永恒吗?
当仙帝的无敌法,所掌握的大道,所炼就的路尽肉身和元神,都化作湮灭自身的腐朽之力,还能永恒吗?
“怕是不行。”
“只要依靠大道,便做不到这一点,只有成就祭道,才能不受影响。”
完美世界的成就祭道,乃是以力证道,祭掉一切道理,乃是硬生生的撕碎道理,自然不受到大道寂灭的影响。
而这一界的元始,更像是周承所修的太始、王煊的唯一道,容纳大道寂灭,毁灭也是自身的一部分。我便是毁灭,我便是寂灭,不受影响。
周承入定在原地,一座座天庭浮现而出,三重浩瀚的星海浩荡。
渐渐地,朦胧的太始道轮再一次浮现在周承的背后。
自转世到这一界之后,周承第一次再现太始雏形的境界。
“轰隆……”
恍若无穷无尽的法力,自周承的心头涌现出来。
那是心灵之力炼就而成,自身意志永恒,便有无尽法力。
滔天的法力交织周承的感悟,炼就出一条璀璨的仙道,最终于三重天庭之上交织,演化出第四片浩瀚星海,无尽宫阙绵延。
“仙帝传承,果然不凡……不过他也不曾找到自己的路,证不得真正的元始。”
周承离开仙帝殿,时间不过刚刚过去一天。
此时妖界的诸多强大生灵也进入了这帝尊传法之地。
不过三圣殿所在的神山,威压无尽,靠近都是一个问题。
等到他们登上神山,得见三圣殿的时候,少说也过去了十天半个月,影响不到周承。
“接下来去看看仙尊的传承。”
周承踏足仙尊殿。
仙尊殿内,环境和仙帝殿截然不同,无尽鸿蒙仙光充斥此地,恍若天地未开,鸿蒙未判的时代。
紫光炽盛的鸿蒙仙道涌动,在这里绽放出一朵朵大道莲。
莲中,一座座古老的宇宙诞生。
伴随着莲的绽放和枯萎,这些宇宙也在衍生幻灭。
仙尊和仙帝一样,都没有直接留下传承,而是留下推演宇宙。
在推演宇宙中诞生的那些惊艳修士,所创造出的法,都蕴含着他们所追求的道。
“嗡……”
太始道轮在周承的背后滴溜溜旋转,丝丝缕缕的辉光在涌动,朦胧雾霭中竟然隐隐浮现出一朵青莲。
而后又有一道模糊的老者身影浮现,演化万道,以大道为材,自身为工,炼虚化实,将这一朵大道莲异象,炼制成一件切切实实的至宝。
如果说仙帝的道路,乃是以神证道,将自身大道炼入元神,将元神、神魂修炼到元始境界。
那这仙尊的道,则是以宝证道,炼就元始至宝,庇护自身。
“还不如仙帝,仙帝好歹还有元始之魂,这仙尊啥也不是。”
周承从感悟中复苏,仔细揣摩过仙尊的道,然后摇了摇头。
在周承背后的太始道轮中,那仙尊的大道虚影,顿时分解,化作养分,融入周承的太始之内。
“轰隆……”
伴随着积累感悟提升,周承将推演出的诸般道理和法则一同凝练,再次化作一条条仙光,开辟第五重天庭。
“还有一件仙宝石碑,不知道是哪个仙人所留,刚好收来砸人。”
周承的目光望向旁边那石碑,乃是以宙荒神石炼制,上书一行字:道到头来一场空。
这石碑和整个妖界的气息相连,将这片游荡在虚无中的帝尊传法之地,定在了这妖界内。
周承本尊炼就一方多元宇宙雏形,化作一口宇宙砖,砸起人来颇有手感。
“太始万道,斩道!”
周承抬手,一抹仙辉在掌心浮现,祭起太始雏形,化作一柄无形的斩道之刃,直接自那石碑上一斩而过。
看似完全没有变化的石碑,这一刻气息不再和整片妖界相连。否则想要收起石碑,就得撼动整个妖界诸天。
“砰!”
沉重石碑直接被周承收入眉心紫府内,而后太素元神催发大道火,祭炼这口石碑。
“接下来就是最后一座殿宇传承了。”
周承走出三圣殿,看向最后的不空殿。
不空殿的开辟者,乃是不空道人。
如果说帝尊乃是自混沌中开辟寰宇的始祖,那这不空道人,便是混沌中强大生灵的始祖。
这下界除了七大宇宙之外,可还有一片古老混沌,其中生活着很多混沌古神,那些古神都是不空道人的后裔。
踏入不空殿,一根巍峨铜柱耸立在混沌中。一行古朴神篆镌刻在这一根铜柱之上。
“宇宙寂灭,周而复始,万道皆空,唯吾不空!”
和仙帝、仙尊的传承方式不同。
这不空道人,直接将自身所感悟的不空大道,以手书的方式传承于此。
道道道!
空空空!
道到头来一场空!
周承背后太始道轮运转,无边的混沌涌动,万道诞生,归于虚妄。
片刻之后,周承目光看向一旁。
在那里还有一根铜柱,也有不空道人的手书。
“万般大道,从何而起?万般大道,归于何处?”
疑问般的句式,内蕴不空道人对于自身不空大道最终的感悟。
“轰隆!”
仙光轰鸣,周承身后再次浮现出重重星海,无尽宫阙,演化五重天庭。
只是片刻间,第六重天庭便浮现而出。
一日破一境,这般恐怖的进步速度若是传出去,估计没人敢相信。
这还得多多感谢东伯雪鹰所传的《顿悟》秘术。
顿悟秘术,只有一个效果,那就是演化无尽思维方式,以无尽视角去看待大道,杜绝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的现象。
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,就算是智慧再高的存在也无法避免。
但只要有了主观意志影响,就不能全方位的从各个角度、各个逻辑方向,去感悟大道,理解玄妙。
而这《顿悟》秘术,便可以分化无尽不同的思维方式,不受到思维逻辑的束缚,真正的全方位的去感悟道理,相当于一直处于灵光一闪的顿悟状态。
“万般大道,自太始生!”
“万道大道,归于太始!”
“太始就是万道之母,便是大道归墟,是一切的道理和玄妙的最终聚合。”
而太始,自然诞生自最初的‘有’,诞生于太初。
不过,为何太初会诞生,周承不知道。
或许能够解答这一点的,只有超脱者吧。
“嗡!”
倏然间,这不空道人的手书大放神辉,万千灵光涌动,映照出一方方世界、宇宙。
显然,不空道人也受到了帝和尊的影响,也以这种演化宇宙的方式,向后来者展示了自身的道。
“以混沌证道么……”
周承若有所思。
不空道人诞生自混沌之中,在混沌中见证了诸多史前时代的遗迹。
无论是多么辉光的时代,最终都消失在了混沌中。
而后又在这无尽的混沌中,诞生出了新的时代。
一切都在轮回,唯有混沌永存。
这就是不空道人的道,以混沌证元始。
“相对于帝和尊的以神证道和以宝证道,不空道人的以混沌证道,更注重大道本质的衍变,算是正途,不过更难走。”
周承长出一口气,而后通过两根铜柱,看向那不空殿的最深处。
和仙帝殿和仙尊殿不同,这不空殿中……还留下了其他的传承。
“太素万象,重瞳象!”
恢弘的大殿尽头,那里是一片混沌虚无,只有鸿蒙紫气在涌动澎湃,化作一条河流,向着无尽远方蔓延开来。
一股岁月的波动荡漾着,那河流之上的岁月流逝快的惊人。
便是神帝、神君,踏入这条鸿蒙紫气河流之中,也坚持不了片刻时间,就得寿尽腐朽,化作一团白骨。
在这片鸿蒙气息河流的尽头,周承看到了一座巍峨的身影。
那是……一尊尸体。
无尽岁月流淌在他的身上,古老而沧桑。
那环绕在尸体之上的气息若是扩散出来一缕,都能让一座座宇宙湮灭,整个下界都不存。
岁月河流上,那尸体就这样端坐,双手捏着一个古老的印决。
恍若一方混沌隐藏在这掌印的中央,伴随着那掌印散开,一座座大宇宙都要开辟,要诞生。
在那一片尸体旁边,还立着一块石碑,记载着这尸体的事迹。
“余与青莲漫游无尽虚空,历经数十万载漂泊,终至一片混沌未辟之地,遇见不空道人……”
仙帝手书,讲述他和仙尊来到这一界的经历,讲述他们如何结识不空道人,并成为友人。
但随着帝尊开辟宇宙之后,一切都变了。
不空道人的麾下,混沌古神将宇宙生灵当做血食,大肆屠杀。
帝和尊的弟子,为了保护宇宙生灵,也和混沌古神厮杀。
一个是帝和尊的心血,一个是混沌孕育出的‘同族’。
最终隔阂还是诞生,直到最后大打出手,帝尊联手,诛不空道人于此。
一位天尊级数的人物,就这样陨落了。
至少暂时是陨落了。
“不空印……天尊级数的大神通,算是没白来,取其精华融入我的太始印内。”
……
岁月流逝,转眼间,便是近十年岁月。
当周承从完善《太始印》中回神的时候,六重浩瀚的星海已经完善到了极点。
再进一步,便是要证帝,引动宇宙万道铸就自身。
“也该走了,不知道这十年时间过去,如今的神界变成了什么样。”
“不过也无所谓,我积累的底蕴已经足够深厚,此番返回神界证得皇道之后,便准备飞升。”
周承站起身来,走出三圣殿,屹立在山巅之上,看着那妖界争渡的众生。
十年时间过去,仍旧没有几人踏足这神山周围。
“三位传道的因果,周某记下……日后若有机会,当让三位一睹太始之妙。”
周承转过身去,向着那三圣殿躬身一礼。而后身影羽化成霞光,消失在原地。
(本章完)
“轰隆!”
无量的仙光演化,仙帝所留的传承再现。
仙帝的传承,并非是某一种法,某一种术,而是一场推演。
仙光浩荡,于无尽混沌中撕开涟漪,演化一片片宇宙。
宇宙中开始有生灵诞生,孕育智慧,创造文明,踏足修行,最后追求长生,追求超脱。
千年、万年、百万年……亿年。
虚幻的宇宙在衍变,漫长的岁月在流逝。
这推演世界中,一个个惊才绝艳的人儿诞生,他们创造出了诸般玄妙的神通,证得皇道极境。
甚至还有一些人,将自身所炼就的皇道融入那天道之中,试图与天同在,与世同君,寿与天齐,看似是成功了。
这般行径,倒是十分类似五千四百万年前,九大补天神人的行为。
正是因为他们的皇道融入天道之中,故此与天同在。
可随着岁月流逝,宇宙崩塌了,这些与世同君的生灵也岁月宇宙的寿尽,而走向湮灭,重新融入那仙光之中。
“岁月如刀斩天骄,长生路上叹妖饶。”
没有帝尊传道,自然诞生的宇宙,大致就和这仙帝推演中的宇宙差不多。
伴随宇宙的衍变,数千万年乃至数亿年的修行,尽数如同梦幻泡影,再次化作那最初的一道仙光。
一个个宇宙诞生,一片片大世界衍生幻灭。
周承站在这里,俯瞰宇宙的轮回。
倏然间,随着宇宙泡沫再一次的覆灭,这一次一道道仙光在共振,大动荡在发生。
三千仙道、三千仙光尽数演化……最终形成了一方浩瀚的、远超寰宇的大世界。
仙界诞生了!
在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之下,文明演化,长生者问世。
仙人的存在,仿佛跳脱出了宇宙的轮回。
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仙界也要崩塌了。
这一次崩塌,不仅仅是仙界崩塌,而是无数仙人所修行的三千仙道,都要陷入寂灭,陷入大终焉。
这就是寂灭劫!
这一方次元,每五十四亿年岁月都要经历的一次大寂灭。
只要是修行悟道之人,都逃不出这大寂灭,因为所修的道都腐朽了。
曾经赖以蜕变,赖以永恒的大道,如今变成了催命符,化作腐朽气息,充斥整个仙界,充斥每一个仙人的体内,让一切都化作尘埃,归于虚无。
只是片刻间,煊赫至极的仙道时代,彻底落幕。
“一切归墟,万道不存……”
周承这算是第一次见证了这一界独有的寂灭劫。
很特殊,在其他次元不曾见过。
所修行的道腐朽了,若是完美世界有这样的劫难,那仙帝……能永恒吗?
当仙帝的无敌法,所掌握的大道,所炼就的路尽肉身和元神,都化作湮灭自身的腐朽之力,还能永恒吗?
“怕是不行。”
“只要依靠大道,便做不到这一点,只有成就祭道,才能不受影响。”
完美世界的成就祭道,乃是以力证道,祭掉一切道理,乃是硬生生的撕碎道理,自然不受到大道寂灭的影响。
而这一界的元始,更像是周承所修的太始、王煊的唯一道,容纳大道寂灭,毁灭也是自身的一部分。我便是毁灭,我便是寂灭,不受影响。
周承入定在原地,一座座天庭浮现而出,三重浩瀚的星海浩荡。
渐渐地,朦胧的太始道轮再一次浮现在周承的背后。
自转世到这一界之后,周承第一次再现太始雏形的境界。
“轰隆……”
恍若无穷无尽的法力,自周承的心头涌现出来。
那是心灵之力炼就而成,自身意志永恒,便有无尽法力。
滔天的法力交织周承的感悟,炼就出一条璀璨的仙道,最终于三重天庭之上交织,演化出第四片浩瀚星海,无尽宫阙绵延。
“仙帝传承,果然不凡……不过他也不曾找到自己的路,证不得真正的元始。”
周承离开仙帝殿,时间不过刚刚过去一天。
此时妖界的诸多强大生灵也进入了这帝尊传法之地。
不过三圣殿所在的神山,威压无尽,靠近都是一个问题。
等到他们登上神山,得见三圣殿的时候,少说也过去了十天半个月,影响不到周承。
“接下来去看看仙尊的传承。”
周承踏足仙尊殿。
仙尊殿内,环境和仙帝殿截然不同,无尽鸿蒙仙光充斥此地,恍若天地未开,鸿蒙未判的时代。
紫光炽盛的鸿蒙仙道涌动,在这里绽放出一朵朵大道莲。
莲中,一座座古老的宇宙诞生。
伴随着莲的绽放和枯萎,这些宇宙也在衍生幻灭。
仙尊和仙帝一样,都没有直接留下传承,而是留下推演宇宙。
在推演宇宙中诞生的那些惊艳修士,所创造出的法,都蕴含着他们所追求的道。
“嗡……”
太始道轮在周承的背后滴溜溜旋转,丝丝缕缕的辉光在涌动,朦胧雾霭中竟然隐隐浮现出一朵青莲。
而后又有一道模糊的老者身影浮现,演化万道,以大道为材,自身为工,炼虚化实,将这一朵大道莲异象,炼制成一件切切实实的至宝。
如果说仙帝的道路,乃是以神证道,将自身大道炼入元神,将元神、神魂修炼到元始境界。
那这仙尊的道,则是以宝证道,炼就元始至宝,庇护自身。
“还不如仙帝,仙帝好歹还有元始之魂,这仙尊啥也不是。”
周承从感悟中复苏,仔细揣摩过仙尊的道,然后摇了摇头。
在周承背后的太始道轮中,那仙尊的大道虚影,顿时分解,化作养分,融入周承的太始之内。
“轰隆……”
伴随着积累感悟提升,周承将推演出的诸般道理和法则一同凝练,再次化作一条条仙光,开辟第五重天庭。
“还有一件仙宝石碑,不知道是哪个仙人所留,刚好收来砸人。”
周承的目光望向旁边那石碑,乃是以宙荒神石炼制,上书一行字:道到头来一场空。
这石碑和整个妖界的气息相连,将这片游荡在虚无中的帝尊传法之地,定在了这妖界内。
周承本尊炼就一方多元宇宙雏形,化作一口宇宙砖,砸起人来颇有手感。
“太始万道,斩道!”
周承抬手,一抹仙辉在掌心浮现,祭起太始雏形,化作一柄无形的斩道之刃,直接自那石碑上一斩而过。
看似完全没有变化的石碑,这一刻气息不再和整片妖界相连。否则想要收起石碑,就得撼动整个妖界诸天。
“砰!”
沉重石碑直接被周承收入眉心紫府内,而后太素元神催发大道火,祭炼这口石碑。
“接下来就是最后一座殿宇传承了。”
周承走出三圣殿,看向最后的不空殿。
不空殿的开辟者,乃是不空道人。
如果说帝尊乃是自混沌中开辟寰宇的始祖,那这不空道人,便是混沌中强大生灵的始祖。
这下界除了七大宇宙之外,可还有一片古老混沌,其中生活着很多混沌古神,那些古神都是不空道人的后裔。
踏入不空殿,一根巍峨铜柱耸立在混沌中。一行古朴神篆镌刻在这一根铜柱之上。
“宇宙寂灭,周而复始,万道皆空,唯吾不空!”
和仙帝、仙尊的传承方式不同。
这不空道人,直接将自身所感悟的不空大道,以手书的方式传承于此。
道道道!
空空空!
道到头来一场空!
周承背后太始道轮运转,无边的混沌涌动,万道诞生,归于虚妄。
片刻之后,周承目光看向一旁。
在那里还有一根铜柱,也有不空道人的手书。
“万般大道,从何而起?万般大道,归于何处?”
疑问般的句式,内蕴不空道人对于自身不空大道最终的感悟。
“轰隆!”
仙光轰鸣,周承身后再次浮现出重重星海,无尽宫阙,演化五重天庭。
只是片刻间,第六重天庭便浮现而出。
一日破一境,这般恐怖的进步速度若是传出去,估计没人敢相信。
这还得多多感谢东伯雪鹰所传的《顿悟》秘术。
顿悟秘术,只有一个效果,那就是演化无尽思维方式,以无尽视角去看待大道,杜绝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的现象。
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,就算是智慧再高的存在也无法避免。
但只要有了主观意志影响,就不能全方位的从各个角度、各个逻辑方向,去感悟大道,理解玄妙。
而这《顿悟》秘术,便可以分化无尽不同的思维方式,不受到思维逻辑的束缚,真正的全方位的去感悟道理,相当于一直处于灵光一闪的顿悟状态。
“万般大道,自太始生!”
“万道大道,归于太始!”
“太始就是万道之母,便是大道归墟,是一切的道理和玄妙的最终聚合。”
而太始,自然诞生自最初的‘有’,诞生于太初。
不过,为何太初会诞生,周承不知道。
或许能够解答这一点的,只有超脱者吧。
“嗡!”
倏然间,这不空道人的手书大放神辉,万千灵光涌动,映照出一方方世界、宇宙。
显然,不空道人也受到了帝和尊的影响,也以这种演化宇宙的方式,向后来者展示了自身的道。
“以混沌证道么……”
周承若有所思。
不空道人诞生自混沌之中,在混沌中见证了诸多史前时代的遗迹。
无论是多么辉光的时代,最终都消失在了混沌中。
而后又在这无尽的混沌中,诞生出了新的时代。
一切都在轮回,唯有混沌永存。
这就是不空道人的道,以混沌证元始。
“相对于帝和尊的以神证道和以宝证道,不空道人的以混沌证道,更注重大道本质的衍变,算是正途,不过更难走。”
周承长出一口气,而后通过两根铜柱,看向那不空殿的最深处。
和仙帝殿和仙尊殿不同,这不空殿中……还留下了其他的传承。
“太素万象,重瞳象!”
恢弘的大殿尽头,那里是一片混沌虚无,只有鸿蒙紫气在涌动澎湃,化作一条河流,向着无尽远方蔓延开来。
一股岁月的波动荡漾着,那河流之上的岁月流逝快的惊人。
便是神帝、神君,踏入这条鸿蒙紫气河流之中,也坚持不了片刻时间,就得寿尽腐朽,化作一团白骨。
在这片鸿蒙气息河流的尽头,周承看到了一座巍峨的身影。
那是……一尊尸体。
无尽岁月流淌在他的身上,古老而沧桑。
那环绕在尸体之上的气息若是扩散出来一缕,都能让一座座宇宙湮灭,整个下界都不存。
岁月河流上,那尸体就这样端坐,双手捏着一个古老的印决。
恍若一方混沌隐藏在这掌印的中央,伴随着那掌印散开,一座座大宇宙都要开辟,要诞生。
在那一片尸体旁边,还立着一块石碑,记载着这尸体的事迹。
“余与青莲漫游无尽虚空,历经数十万载漂泊,终至一片混沌未辟之地,遇见不空道人……”
仙帝手书,讲述他和仙尊来到这一界的经历,讲述他们如何结识不空道人,并成为友人。
但随着帝尊开辟宇宙之后,一切都变了。
不空道人的麾下,混沌古神将宇宙生灵当做血食,大肆屠杀。
帝和尊的弟子,为了保护宇宙生灵,也和混沌古神厮杀。
一个是帝和尊的心血,一个是混沌孕育出的‘同族’。
最终隔阂还是诞生,直到最后大打出手,帝尊联手,诛不空道人于此。
一位天尊级数的人物,就这样陨落了。
至少暂时是陨落了。
“不空印……天尊级数的大神通,算是没白来,取其精华融入我的太始印内。”
……
岁月流逝,转眼间,便是近十年岁月。
当周承从完善《太始印》中回神的时候,六重浩瀚的星海已经完善到了极点。
再进一步,便是要证帝,引动宇宙万道铸就自身。
“也该走了,不知道这十年时间过去,如今的神界变成了什么样。”
“不过也无所谓,我积累的底蕴已经足够深厚,此番返回神界证得皇道之后,便准备飞升。”
周承站起身来,走出三圣殿,屹立在山巅之上,看着那妖界争渡的众生。
十年时间过去,仍旧没有几人踏足这神山周围。
“三位传道的因果,周某记下……日后若有机会,当让三位一睹太始之妙。”
周承转过身去,向着那三圣殿躬身一礼。而后身影羽化成霞光,消失在原地。
(本章完)